找到相关内容696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正慈法师著:出家人的样子(1)

    世纪中叶,四祖道信大师将般若性空的思想和参禅念诵融为一体,给后来弘忍大师的“东山法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弘忍示寂之后的慧能大师,又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心地法门,演绎了中国佛教史上“南能北秀、一统天下”的佛教禅宗精彩神韵和千古绝唱。当时轮运转到近代中国门槛的时候,荆楚大地更是高僧辈出,其代表有太虚、持松、来果、慈舟等。特别是太虚,是一位继道安、慧能之后倡导近现代佛教思想的大师,他的人间...

    正慈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0258694.html
  • 佛法蠡测

    。经虽不同,理无二致。不但佛菩萨是如是说,祖师也是如是说的。天台宗三祖南岳慧思大师说;“道源不远,性诲非遥,但自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禅宗六祖曹溪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明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14959241.html
  • 宗教革命与诗学观念的革新——《坛经》的诗美学意义

    慧能大师唤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② (《坛经一二》)“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愿为决疑'。大师言:‘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上无疑,汝心自邪,而求正法。吾心正定,即是持经。吾一生以来,不识文字,汝将《法华经》来,对吾读一遍,吾闻即知。”(《坛经》四二)在慧能研究中,有的...

    张海沙 马茂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5459582.html
  • 禅宗「见性」思想的发展与定型

    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六祖慧能大师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注 5)《经》中曾六次施用「见性」一语,其使用的状况,也和《楞伽师资记》的情形一般,惟有陈述,无有问题。只有两点新现象必须注意 其一,「....」之後,「恐嫉者相害,乃佯抑之曰 此谁所作,亦未见性。」其二,在慧能初闻《金刚经》时,从客人的口中,听说弘忍大师有言「若持此经,得速见性」。(注 35) 关於宋代以前禅宗的「见性」思想,我曾有专文...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0059925.html
  • 曹溪唐禅“心性”义涵探究

    张曼涛编 大乘文化 1977年  禅宗祖师──慧能 吴平撰 江西人民 1996年4月2刷  禅宗第六祖慧能大师之研究 释能学撰 白话佛经杂志 1989年  禅宗与精神分析 铃木大拙,佛洛姆,R....在接众方便上各有偏重不同,如慧能重“直说”,洪州宗重运用猛烈“身心动作”,石头宗重借“无情物”,以各种方便引人契悟──但契悟的法体则大抵内涵一致:乃破我法一切执而悟入之心、物平等的“般若自性”,此般若...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3959971.html
  • 名士与禅六则

    ”喻意他意境深邃,登峰造极;“啸一声”喻意接机和接机的独家方式。   李翱在药山的接引下对禅获得了深切的体会。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他接受的禅法是属于石头希迁一系的,不同于同期的马祖道一,也不同于六祖慧能大师。石头的禅法融入了三论和华严诸宗的思想,认为万事万物相即相融,而又各具其本性,即所谓“回互”的理论。后来李翱根据自己参学所得,并结合儒家《中庸》思想,建立起“复性说”,表现出明显的“回互”理论特色...

    黄春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660073.html
  • 佛“教”真“谛”:真“我”教“育”

    解脱亦尔,多诸名字。’此皆赴机利物,不得已而立也。  “除小乘外,凡大乘经,皆有种种异名可会。凡看一经:必须会通经体之种种异名,方知某经以何为(本)体。”(同上书,第32页。)  答: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曰...研究生班。陶教授是当代著名佛学家和佛法修证之实践者,现任职于联合国政府间组织、国际安全与和平国会:是该国会参议院议员兼该国会亚洲政治部书记。陶博士是清末民初大革命家和大佛学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之再传...

    陶棣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660094.html
  • 对《禅门清规》背景与影响的几点认识

    ,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1页。   [29] 参见瞿汝稷:《指月录》卷2“初祖菩提达摩禅师”条、卷4“六祖慧能大师”条,江苏广陵古籍刻印...与戒的关系在理论上的一次大丰富。在慧能及“律穷五部,禅感紫云”的神会[14]等人努力下,禅宗对戒律也有很独特的认识,特别强调心性清净在守戒中的作用,“无心则无戒,无...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5460101.html
  • 敦煌禅文献与禅宗史研究

    代表北宗思想的语录有《观心论》(又名《破相论》)和《大乘五方便》(又名《大乘无生方便门》)。南宗禅方面,《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说作为正统逐渐确立起来,有《圣胄集》(899)、《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952)、《景德传灯录》(1004)等等。在《六祖坛经》的传法偈中,也就传灯谱系列记了从达摩到慧能六代祖师的传衣付法。  第二...

    冼立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1960172.html
  • 解读曼殊五部曲

    你看到一位年轻貌美少女向你走来,你是像风一样而过,而对于她的美只是欣赏,还是你不仅欣赏而又想占有她。风流,其实像风一样不住于事与物,如《心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年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听到此句...对变动、混乱的社会有着深刻的体悟。  曼殊大师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沙门法名是博经,法号便是曼殊。(照中国旧习惯算法)俗姓苏,名戬,字子谷,小名三郎,后元瑛原为玄瑛(因曼殊知清朝圣祖康熙皇帝讳玄烨,为避讳...

    达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3060364.html